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理三塔(云南大理游有哪些景点)

大理三塔(大理三塔图片)

欢迎大家加入这个大理三塔问题集合的讨论。我将充分利用我的知识和智慧,为每个问题提供深入而细致的回答,希望这能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促进思考。

文章目录列表:

1.大理皇族的辉煌体现:崇圣寺三塔的风水详解
2.云南大理游有哪些景点
3.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传说
4.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建盖在土基之上,为何它能屹立千前年而不倒?
5.大理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6.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的三座白塔,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大理三塔(云南大理游有哪些景点)

大理皇族的辉煌体现:崇圣寺三塔的风水详解

大理崇圣寺是大理皇族的辉煌体现,也是皇室地位的象征,在金庸笔下,也有它的身影,被称为“天龙寺”。都知道皇族,最讲究风水,那么崇圣寺三塔的风水如何?本期的建筑风水带你了解。

还想要了解》》黄帝陵风水格局解说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

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着名的佛塔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今古刹无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

崇圣寺的壮观庙宇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一九六一年第一批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南诏野史》、《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年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公元八三四至八四○年),寺基方七里,有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耗铜四万零五百九十斤,费工七十万零八千馀。

崇圣寺于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县稿》记载∶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说明其规模宏大。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明代《云南通》载∶苍山胜概楼,在府城西北三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年间,上悬鸿锺,唐咸通间铸,亦说明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宋代大理国时期,国王信奉佛教,崇圣寺香火更旺;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不爱江山不恋俗世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公元一○五六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在崇圣寺,寺中以玉佛相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第十峰(苍山十九峰之一)下,唐开元中建,如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六层,故今名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出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峙楼中有钟,其声闻可八十里,楼后为正殿,其后为雨铜观音殿。

云南大理游有哪些景点

景区概况: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

巍然矗立的崇圣寺三塔,正中间的大塔叫千寻塔, “寻”在古代是计量高度的单位,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是形容主塔之高。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廓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每座塔高度均为42.19米,为八角形楼阁式10级砖塔,每级塔檐上砌出模拟木构建筑的斗拱、平座和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

最佳游览时间

大理属低纬度高原型季风气候,季节变换不明显,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寒暑适中,四季如春。空气通透,注意防晒。

最佳游览月份:每年1月~12月

出行热点:大理是个四季入春的古城,因此游览崇圣寺三塔,四季皆宜。

景区开放时间:07:30—18:30

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传说

1、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三塔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崇圣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滇中西部,洱海以东,苍山以西,大理古城周边山水相连。大理古城的瓷砖上长着墙壁、青石板和青草。大理古城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养着花,人们的表情就像这些花儿一样平和快乐。自明清以来,大理古城的城市布局就像棋盘结构一样,它至今也还保存完好。

大理古城有不少于20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比如大理博物馆、武帝会、红龙井、天主堂、玉洱公园等等,而且这些景点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很近,游客可以很轻松地变换不同的景点享受不一样的景区风格的美。

大理古城的每个门,包括南门附近的五华楼,都可以拍到夜景,其中南门和五华塔最容易让喜爱拍摄的旅客排成一张张无需修图都已经很漂亮的风景图像。大理古城的酒吧和餐馆大多集中在人民路,在那里你还可以买到酸奶蛋糕和牛奶粉丝等当地的特色美食。

3、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于1986年正式成立,是云南省第一家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600平方米,它们是建筑群的一个整体。

白族民居建筑以三方形建筑、一墙四合五庭院的形式发展,形成独特的景观。博物馆里有13个展厅,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南诏、大理历史和白族历史文化。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建盖在土基之上,为何它能屹立千前年而不倒?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

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扩展资料: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大致相等)”。

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南诏、大理国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佛教建筑随之兴起。这一时期建造了许多佛寺、佛塔。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三塔,便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而除了宣扬佛教以外,修建三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而这也在千寻塔塔顶发现的“金鹏鸟”和塔东照壁上沐世阶手书的石刻大字“永镇山川”身上得到了证实。

关于这三座塔,民间流传着诸多传说,有人说“这塔底藏着一座地宫,地宫中藏着宝藏,因此才会在建塔之初,采用特殊的方法,才使得它历经千年而屹立不倒”。

1867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占领大理城的义军领袖杜文秀遭到了清廷集中的围攻。也就在这场战火中,崇圣寺大多寺院被毁,唯独三塔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直到2002年,大理人终于决定在废墟上重建崇圣寺,这才结束了150多年有塔无寺的局面。

而除了人为破坏之外,三塔还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剥蚀,以及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虽然均不同程度地偏离垂直线,并且呈倾斜状态已达400多年,但仍然屹立不倒。

最为神奇的是,明德正德年间的大地震中,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在之后的余震中,千寻塔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的大地震,城内民房倒塌率达99%,但千寻塔只震落了塔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的三座白塔,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大理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其中大理旅游攻略必去的景点包括洱海、崇圣寺三塔、大理古城、喜洲镇和苍山等。

1、洱海:

作为大理的标志性景点,洱海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可以乘船游览洱海,欣赏湖光山色,也可以在湖畔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2、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又一标志性景点,也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塔高低错落,造型独特,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

3、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是大理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白族文化。这里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古街道、古巷弄等文化遗产,是了解白族文化和历史的好地方。

4、喜洲镇:

喜洲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族古镇,保存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这里有着浓郁的白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可以参观当地的民居、庙宇、戏台等建筑,了解白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5、苍山:

苍山是大理的又一自然景点,有着雄伟壮观的山峰和美丽的风景。游客可以登山远眺,俯瞰整个大理地区的美景,也可以在山脚下的森林公园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在今天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伫立着三座白塔,虽然历经千年沧和风雨侵蚀,却依然巍然屹立,这就是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是中国南方最古老的著名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崇圣寺与三塔约修建于南诏国后期,是南诏国第十代王晟丰祐时(824~859)所建。

三塔的建筑风格,类似西安的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从中显示出唐代内地与南诏的交流关系。唐初,在今云南大理洱海周围,杂居着许多鸟蛮和白蛮部落。其中,有六个势力最强的部落,分别为蒙诏、越诏、浪诏、道睒诏、施浪诏、蒙舍诏,合称“六诏”。诏是当地的语言,有王或地区的意思。由于蒙舍诏位于五诏之南,所以又称“南诏”。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遣使纳贡于唐。当时,吐蕃势力正向云南扩展,进入了洱海湖区北部地区。在吐蕃的强大攻势面前,南诏以外的五诏都归附了吐蕃,只有南诏由于距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所以始终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也大力扶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唐玄宗时,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

开元二十六年(738),唐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皮逻阁又修筑了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作为南诏的政治中心,由此建立了南诏国。在唐王朝先进文化的影响下,统一后的南诏,仿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农业、畜牧业、纺织业、制毡业、冶铸业也有了很大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南诏在建国后,由于势力不断发展,开始与唐朝发生矛盾。

其后的一百多年间,双方时战时和。安史之乱后,南诏乘机拓展疆域,经常与吐蕃联军侵扰唐的西南边境。代宗大历十四年(779),阁逻风死,其孙异牟寻即位。由于不堪忍受吐蕃的残酷役属,德宗贞元九年(793),异牟寻分三道遣使来到成都,致书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表示愿意归顺唐朝。次年,韦皋派遣使者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相互约定和平相处。南诏为了表示归唐的决心,在会盟之后,对吐蕃发动了次战争,攻取了昆明城(今四川盐源)。

贞元十一年(795),唐朝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贞元十七年(801),南诏又与韦皋联军大破吐蕃,生摘吐蕃大相论莽热。自此,吐蕃对南诏的威胁被解除,南诏与唐朝又恢复了和好关系。但是到了文宗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太和三年(829),南诏起兵攻破了唐的(治越,今四川西昌)、戎(治道,今四川宜宾)、邛(治邛,今四川邛崃)三州,随即又攻入了成都外城,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宝而去。此后,南诏更加频繁地对唐朝进行侵扰。僖宗乾符元年(874)十一月,南诏再次进犯西川。

为了全力对抗南诏,唐朝下令调动了河东、山南东道的军队进入西川作战。乾符二年(875),唐朝任命高骈为西川节度使,出兵攻击南诏。高骈上疏朝廷,撤回各路援军,仅用五千兵马追击南诏至大渡河,并在南诏入蜀要路修筑城堡,派兵驻守。世隆去世后,其子隆舜,遣使与唐修好。至此,南诏停止了对唐朝的侵扰。僖宗广明元年(880),唐朝的主和派与主战派进行了一次大辩论,最后,僖宗同意了主和派的意见,同意了南诏的和亲请求,不强迫其称臣,并多赐予金帛。中和三年,唐朝安化公主下嫁南诏。从此,唐朝与南诏终于进入了和平共处的时代。

关于本次大理三塔和大理三塔图片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咯哈哈 » 大理三塔(云南大理游有哪些景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